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台股突破8,000點,該居高思危了

        回顧2009年,股市的表現真的很精彩,融資餘額從1,200億開始,隨著大盤的攀升,到了年底已經超越2,600億了,成長了兩倍多。這段時間內很多人不敢進場,因此也錯過了大幅成長的機會,再次證明了股市在絕望中產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然後在充滿希望中幻滅。

現在的所有財經節目,都一致認為股市可以進場了,但我認為現在應該是居高思危的時候,8,000 點應該是要慢慢賣股票的時候了,但很多人從現在才開始買股票,剛好相反。但是也不是現在就把它賣光,因為2,600億的融資餘額應該還有空間。

股市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時間,說明了在股市在半信半疑中成長。那就是融資餘額在2,000億附近盤整了大約4個月(從2009年5月到2010年9月這段時間),這段期間融資餘額一直在2,000億到2,100億之間打轉,代表散戶一直在觀望,但是大盤還有一些個股已經悄悄的上漲,如圖一所示。


圖一 大盤週線圖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到了9月17日一舉突破2,100億,在這時間之後,幾乎就沒有回頭,一直增加到2009年12月31日的2,603億,如圖二所示。



圖二 從2009年9月到12月的融資餘額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接下來應該不是追高的時候,如果現在還想進場的人,可以選擇短線操作,或者是熱門類股,賺了就快跑,現在不是進場後在長抱的時機。當然,如果你想要跟錢過不去,可以考慮去追高,幫要脫手的人賺一點錢,做一點功德吧。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散戶流浪記讀書心得--散戶永遠是錯的

散戶流浪記--一個門外漢的理財學習之旅

A Fool and His Money(The Odyssey of an Average Investor)
作者:John Rothchild  黃佳瑜譯
作者用14,000美元,展開了它的一趟精彩的投資之旅。在第七章"聽到幾個實用的建議"中,提到當聽到專家互相抵觸的意見時,該聽誰的。經過他大量閱讀書籍之後,他歸納了22條,完全相反的意見,但卻是完全出自於著名的財經作家。
其中奇數與偶數條的意見完全相反。其條列如下:

(1) 要有耐心,切勿驚慌。
(2) 要戒慎恐懼,隨時留意。
(3) 要靈活,能迅速改弦易轍。
(4) 要堅定,維持穩定方向,對自己的想法要有信心。
(5) 千萬別太早脫手。
(6) 殺出永不嫌遲。
(7) 賺錢的股票不要放手。
(8) 盡快落袋為安。
(9) 投資長線,短線太不可測。
(10) 短線操作,長線太不可測。羅布先生說:「短線交易是天底下最安全的投機型態」。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先生說:「長期而言,人都難逃一死」。這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兼短線炒家,長期下來,已經親身證明了它的論點。
(11) 千萬別冒你輸不起的風險。
(12) 高風險才有高報酬,只下夠看的賭注。
(13) 在專家樂觀時買進。
(14) 在專家樂觀時賣出。語出《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作者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15) 逢低買進,股價只會上漲不會下跌。
(16) 風高買進,股價還會持續上漲。
(17) 設定明確投資目標。
(18) 別讓人為的標準框限自己。
(19) 研究多多益善,無知的投資注定是輸家。
(20) 別做研究,一知半解非常危險。葛拉漢先生如是說:「如果你只是想稍微多瞭解你的投資計畫,結果恐怕更糟」。
(21) 羅布先生說「假如情勢不朗,要靜觀其變」。
(22) 「在不理性的世界裡,理性投資策略必死無疑」。這是凱恩斯先生親口說的話。


很有趣的是,在金錢議題上,人們對於互相抵觸的意見抱著極不尋常的容忍

度。而且這不止於金融投資領域,在健康食品與減肥的領域也有異曲同工之

妙。當你花了一大筆錢買書,而且按照其中的方法去執行,結果卻發現完全沒

有效果實,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抱怨,反而是先檢討自己沒有完全落實,專家在

書中的方法。怪不得畫麼多的投資理財與健康減肥的書籍。因為這些人瞭解,

讀者不會抱怨,也不會拿書去退錢。

作者希望找到一條在華爾街的金科玉律,會被所有的專家都認同的,結果是發現只有一條,大家都認同的:



散戶永遠是錯的。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有趣的姓名學

        你相信姓名學嗎?有人信,有人不信,這不是廢話嗎?我想應該要問的是,信的人為什麼相信。如果你認識一個人,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僅僅用一他(她)的名字,不需要知道其他訊息,沒有與他相處過,就可以將這個人的個性、能力、健康狀況、說出六到七成的準度,這時候你信或者是不信?
 姓名學有它的一套      
        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人,她能夠用僅僅一個人的名字,不需要知道其他訊息,就可以將這個素未謀面的人的個性、能力、健康狀況、說出六到七成的準度。她對於姓名學不止有一些研究,簡直是快要到瘋狂的境界了。姓名筆畫幾乎與她的生活完全結合在一起。如果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她將會是一個專家,這不是前 INTEL 總裁葛落夫的巨著"唯偏執狂得以生存",或者有人譯為"十倍速時代"這本書中所描述的那種人嗎?

        她對於姓名筆畫的重視程度程度,目前我所見過最誇張的,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連同她的老公,她的兒子,她的女兒的名字,全部都被改過。甚至她的同事,朋友幾乎無一倖免。最後認識她的人,大概只剩下我或少數幾個人沒有被她改名字。更誇張的是,她連買房子的地址,買股票的公司名稱,都需要經過她的對於目標物名稱筆畫的計算。
        偏偏她對於不認識的人,只憑名字,對於這個人的能力,健康狀況,個性,她大概都能說出個 6~7 成準。這一點,是我一直很難用科學的的角度理解的。話又說回來,如果準的話,也不是什麼壞事。

改名字成本最低
        因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處於不順利的情形,當自己遇到不順利的時候,總是希望能夠在求神問朴之後藉由一些方法去掉霉運。如果改名夠改運的話,那是成本最低也最快的方式。頂多包個幾千元,改個好名。不需要動輒捐個幾萬或者幾十萬,甚至更多的錢來改運
        另外,姓名學在中國流傳已久,而且改名的人從沒有間斷過,不論男女、職業、年齡,從無間斷過,尤其是演藝界,除了很多演藝人員改名之外,大部分都不是用真名。我想姓名學能夠在華人圈歷久不衰,是因為多多少少有其功效。而且如果一個人要改運,在求神問朴之後,成本最低的就是改名字。
        至於改名後能不能改運,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因為父母把他(她)的名字取的很怪的或者念起來可能與一些不雅的字詞同音,長大後自然會找個懂姓名學的師父去改成自己喜歡的名字,希望是大吉大利。例如:知名作家龍應台,曾經說過,她的父親本來要把她取名為龍三條,如果當初龍應台的父親將她取名為龍三條的話,我想她長大後也會想要改名。

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
        只是任何事如果太過於迷信,就很容意產生一些思想上的盲點。怎麼說呢?因為人是一種很會找藉口的動物,因此很容易拿這個因素來當藉口,例如:如果我是學生,考試不理想,就會說我的名字筆畫不好,沒有讀書命,所以不會讀書,考試運不佳。而可能不會檢討,是自己不夠用功,或者是沒有找對方法。
        若我是上班族,無法升遷,加薪,常被老闆K;可能就會認為自己的名字筆畫不好,所以沒有長官緣,不適合上班。如果我是創業的老闆,生意失敗,就會認定自己運氣不好,名字中沒有當老闆的命。諸如此類的想法會一直出現,來當作自己不想反省的藉口。甚至有一些神棍,利用人類能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弱點,詐財騙色,這種新聞幾乎天天有。

草木世界的想法:

        我對於姓名學不排斥,因為這位大姊有這個功力,能說出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的能力、健康狀況與個性,這對於我來說,未必不是個好的消息,而且用在與人相處上還有一些優勢,也許可以知道哪一些人是小人。但我個人還是有幾個疑問,這也許是姓名學要克服的。

1.如果姓名學是這樣準,那麼兩個相同名字的人,其能力與個性,健康狀況是否相同?例如:同樣名字是陳進興,有人是科技公司的總經理,有人曾經當過新竹縣縣長,有人是綁票案的主謀。
針對這個問題,這位大姊給我的答案是,這三個人能力都很強,當綁票案的主謀,不代表能力不強,這個解釋還算合理。

2.如果是外國人,那不就沒有辦法算命了?因為外文名字翻譯成中文,差一個字,筆畫完全不一樣,算出來的結果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例如魔鬼終結者的主角"阿諾史瓦辛格",這五個字的筆畫都可以改成同音不同字。那要如何算呢?McDonalds 在台灣翻譯成麥當勞,在香港翻譯成麥當奴,大陸用的簡體字是麦当劳,筆畫數完全不一樣,這些問題都還是無法回答。

3.一個人的事業,能力,個性與健康是許多因素所造成的,不可能單由名字決定,以健康來說,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應來自父母或歷代祖先的遺傳,還有飲食與作息等等。我想這樣也可以說明為何姓名學的準度只有6~7成。

如果用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姓名學,也許有一些科學性存在,畢竟中國人口眾多,經過多年的統計,發現一個人的姓名筆畫與他(她)的健康狀況、能力、個性與事業有特定的關係時,這也可以當作參考依據。說到這裡,我是不是該去找那位大姊算一算我所關注的人的姓名?也許可以參考吧!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醫生應該要有一點同理心

曾經到一家竹北康滑牙醫診所 ( 新竹縣竹北市華興街17X號 ),因為親友的介紹,說是醫生的技術很好,態度親切,剛好有一次覺得有一支牙齒異常疼痛,所以就去看了。但是該醫師竟然對我說說,我真是後知後覺。

        當下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去過牙科的人都知道,醫生都會請把嘴張大一點,根本也很難說話。心想我當然是後知後覺才來讓你看牙齒,如果我對牙齒的知識與技術比你牙醫還豐富,那就是你牙齒痛來給我治療,而不是我牙齒痛來給你治療。

        這是一個醫生該說的話嗎?難道任何一個人,患了某種疾病,醫生都要這樣對病人說,你真是後知後覺,所以才會患了這個病?

        例如,一個中風病人,去掛號看門診,難道醫生應該對他說,你真是後知後覺,所以才會中風,中風是有徵兆的,應該會有高血壓?

       又或者是一個B型肝炎病人,去看病,醫生應該對他說,你真是後知後覺,飲食不注意,日常生活作息不佳,三更半夜不睡覺,所以才會得B型肝炎?諸如此類的對話,可以類比出幾十種甚至上百種。

當一個人罹患某種疾病,對病人而言,已經有著生理上的痛苦了,當醫生的應該要有同理心,否則"視病猶親"這句話如何來的?

        這讓我相當疑惑,醫學院的學生應該都上過病患心裡學,或者是醫德方面的課程。可是有一些人只是很會唸書,考上了醫學院,然後學會專業的醫學知識之後,實習一年就出來行醫。
        只會唸書,完全不瞭解病患的心理,然後用近似歧視的口吻對病患說一些沒有幫助的話,我想這不是一個醫生該有的醫德吧。
        這也是我上一篇將能量集中在解決問題,而非問題本身裡頭提到的,我去了芎林一家牙醫診所,尚格牙醫診所(新竹縣芎林鄉文山路383號一樓。電話,03-5927176),背景不說,至少他不會對病患講這樣的話。至於竹北那家牙醫診所,技術再好我也不願意再去了,況且技術好的牙醫應該很多吧。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將能量集中在解決問題,而非問題本身

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其實本身並不是那麼難解決,大部分是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想像問題有多複雜,反而讓問題感覺更棘手。昨天去牙科之後,終於解決好長一段時間的猶豫。我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猶豫,真正處理起來卻花不到半個小時。這讓我體會到,有時候不需要太多花時間一直想問題的難度,反而應該面對問題,然後解決。一旦解決之後,反而不會花太多的時間與資源。

已經有好一陣子覺得在吃東西的時候時,上額左邊最後第一與第二顆牙齒會卡一些食物進去,然後會有很不舒服的感覺,即使用牙線清潔之後,仍然有一些殘餘食物的感覺。一向牙齒不太好的我,上額左邊最後面的三顆牙齒早已經在念大學的時代鑲起來了。所以,覺得應該不會蛀牙。

因此有一陣子,乾脆只用右邊的上下排牙齒吃東西。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因為單邊牙齒負荷過重,容易產生蛀牙。偶而用一下左邊的牙齒咀嚼食物時,就會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有幾次,剛好有事請假在家,想要去看牙醫,但是心理有些惶恐,不知道醫生如何把已經鑲好的金屬牙套拆開,找出問題癥結,所以一直遲遲不敢去,總是找一些理由,認為時間不夠。因為從前蛀牙時,做根管治療(把牙神經抽除),需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通常是約一個月左右。

在這段期間內,你不能吃很硬的東西,或者是很有韌性的食物,否則醫生替你弄上去的臨時石膏會脫落,你在吃東西時就更難咀嚼。而且抽神經與磨牙需要打麻醉藥,每次麻醉藥退除之後,整個牙齒好像不是自己的。這種不是很好的記憶,可能影響了我對於去看牙醫的意願。

08/18向公司請了一天假,去看牙科。我把現象告訴醫生,他請我進去一個小房間,照了四張X光片,經過牙醫分析,終於找出病因。原來是上額左邊最後面的一顆牙齒又蛀牙了,他說即使是已經鑲好的牙齒也會蛀牙,而且牙齦已經發炎。他問我要治標還是治本,治標就是把牙齒清乾淨就好,治本就是把鑲好的金屬鋸開,把蛀牙磨掉,然後重新鑲牙。我當然是要治本,醫生竟然只花不到二十分鐘,就把鑲好的牙齒鋸開,把蛀牙弄好。

原來我花很多時間擔心的問題,根本不是很大的問題。從這件事,我得到一個心得,其實有很多事根本不足以煩惱,是我們自己把問題想得太嚴重,只要按步就班的去解決,其實也沒有那麼困難。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最近要進場?

最近的股市似乎很難捉摸?暴漲暴跌,每次快要破7,000點,就被大跌拉回,每次快跌破6,000點,就有利多又往上衝,搞的投資人(包括我)也有一點茫然。

但是有一個重點還是可以觀察,那就是融資餘額,目前融資餘額已經在 2,000 億左右晃了快兩個月了,從今年 5 月底到目前都是如此,在這之中曾經飆到21XX億,但就上不去了,晃到了7月16日,融資餘額反而跌破了2,000億,而到達 1,997 億,如圖一所示。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2009.07.18

這足可說明一件事,散戶還沒有進場,或者應該說,有很多散戶在這之前漲了一波(4000~6000),賺了很大之後出場了,或者沒有跟到的也還不敢進場。

融資餘額仍然是觀察散戶人氣的很好指標,即使有時候法人會去操弄,讓你無法看到真實的訊息,但市散戶不敢進場,股市光靠法人是炒不起來的。

有人會說法人絕對有這個財務實力可以炒的動,這個我認同,但是他只能炒氣份,真正要漲到萬點,沒有散戶的4,000~5,000億融資,指數(股價)是上不去的,所以散戶(你我他)的融資額度,才是重點。

當然也有人說,如果大盤不漲,散戶不會融資,這也沒錯。所以常會聽到法人買超、賣超,大家看著法人把氣份炒起來,搭配呆呆的政府每天放利多,然後散戶看到股市一直漲,就去借錢,深怕買少了,賺少了,因此融資餘額就一直增加。

所以目前的融資餘額,說明了散戶還不想進場,反而有一些出場。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讀嚴長壽之"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的心得

我們常常會希望能夠有貴人提攜,以致可以平步青雲,不論在政治上或工作上。但是,我們常常沒有想到,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成為自己與別人的貴人。在本書中,他以天使這個名詞來代替貴人。我想是因為,貴人這個字眼含有太多的功利主義在,因此,他認為每一個人只要認清自己的擅長,重新定義對工作的態度與價值觀,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嚴長壽以一個高中畢業的學歷,可以從一個小弟幹起,克服所有的困難,做到美國運通台灣總經理,其所憑藉的是他對於工作的態度與價值觀,而他的工作態度,讓他可以對事情充滿熱忱,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影響了整個社會。

全文共分為兩部:
第一部 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第一部共有九個章節,是從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著手,找出自己的強項,這與草木世界在"天生我才必有用"與經濟學的"比較利益"中所提到的觀念相近。然後培養深度思考能力,有勇氣打破慣性思維。接著如何將自己的優勢加強並且放大,進而有機會扭轉劣勢。

他舉了一個旅遊業的例子,在30多年前,台灣的觀光道歐洲旅遊只注意兩件事,第一與急著拍照,證明本人到此一遊,第二是找中國餐廳,因為不習慣歐洲人的食物。
有個導遊稱為小李,自己帶電鍋去歐洲,煮早餐給旅行團的人吃,大家當然很感謝小李的細心。可是在國外飯店餐廳裏用早餐是不便宜的,這樣做只是省錢的招數。可是小李得到客戶的認同,難道他下次帶團也要帶電鍋嗎?

另外一個領隊叫小陳,對於團員百般獻殷勤,遠遠看到客人走來,則九十度鞠躬,還幫客人拿行李....,對於客人的要求無所不應。站在同一個競爭市場,他選擇走出與小李、小陳不同的路,因為他覺得這樣的風格不是他要的。

於是他決定開始教育團員:旅行真正的意義。

在拍照與購物之外,他準備了大量的資料,在旅程中講述歐洲的文化與歷史故事給他們聽。因為這有可能是這些旅客一生中為一一次到歐洲的機會,不能讓他們身處文化寶山卻空手而回。

例如到羅馬,參觀的的將是廣場廢墟,這個地方曾是古羅馬的政經中心,兩千年前神廟林立、殿堂高聳,權力、金錢、文化、愛情,在這裡創造出許多的傳奇。凱撒大帝、埃及豔后等人的傳奇故事,現在只剩下一些廢墟,如果不瞭解其歷史背景,就算拍了一些照片,回家也看不出所以然。所以他會在抵達之前,有計畫的將整個歷史講解一遍。因此在廣場上遇到其他團的人,總是會有人說沒有什麼好看的,可是他的團員就不一樣了,他們對於羅馬帝國的如何興起與衰敗就有概念了,甚至廣場上的一些特別的地點也有了感覺,哪裡代表競技場,在哪裡有那個歷史人物做了什麼豐功偉業與傳奇姓的事,也都有了感覺。........

並且教育團員如何看美術館,有哪一些畫是哪一些大師的作品,他是在什麼樣的心境下畫出這樣的圖。例如梵谷的畫,他的故事......

這樣下來一星期之後,團員開始叫他嚴老師,他知道不一樣了,我們彼此人生都有一點點小改變,而整個旅行的趣味也豐富起來了。

於是他不需要帶電鍋,也不需擔心他們互相比較團費。而且團員也會推薦其他人這個旅遊所得到的經驗與價值。

由於科技進步神速,如何善用科技才能夠在速度的競爭中不被甩開。在深度的思考與創意的發揮之後,與整個世界溝通。然後對於自己所選擇的工作投入熱忱,即使在陷入困境的時候也能夠自我療傷。

另外還需要培養人文素養與品格教育,不至於在物質滿足的時候心靈缺乏滋潤。對於工作的意義也有精闢的見解,例如在第八章"體會工作的真義"中提到,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職位、頭銜何金錢的追求,而是讓自己能在工作中獲取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並影響他人,進而提升公司或整體社會進步,然後勉勵大家學習過一個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第二部 做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有許多人的觀念認為要有錢之後才可以付出,嚴總裁指出,做公益慈善不一定要等到有錢或退休之後才能做,也不是捐出金錢的多寡,而是一種精神。

在一個以業績與金錢掛帥的社會中,嚴總裁的思想觀念不啻為一股新的清流。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一片綠油油的股市

多麼難得的景象,國際主要股市都下滑。是因為政治因素?還是三大法人賣超?還是技術線型?隨你如何解釋都可以。但重點是,在這次下滑一千點左右的過程中,你是贏家還是輸家。在每一次的起落過程中,你贏了還是輸了,被套還是獲利了結。
資料來源:富邦e01 06/23/2009
我的看法很簡單,自從有一位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說他賺了很多之後,我就開始看空,而且放空。事實證明市場也是如此走,而且這位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還預測今年會萬點。如果連這一些平常不談股票的人都預測會上萬點的話,那股市真的是太熱了。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過了一個不塞車的長假(^-^)

這就是草木世界家裡附近看出去的景觀,有一點像在清境農場。
在幾千坪的大賣場中,真夠他爬的,累了一天,回家都很好睡。

四天假期中有三天都在賣場爬。


2009.05.31自由時報報導,端午節收假最後一天,雪山隧道持續塞車,隧道口時速只有10公里,而且越接近傍晚車越多,由宜蘭交流道開始往北回堵將近4公里,加上隧道裡頻頻有小客車故障,不時封閉單線車道,讓塞車狀況更為嚴重,平時宜蘭到台北40分鐘的車程,今天卻要花上2小時.......。據說週三(05/27)才是最塞,雪山隧道回賭了二十公里,天阿!這是去玩還是去賞車呢?


草木世界因為工作地點就在自己的家鄉,所以每當長假,我都沒有塞車之苦,不需要提早請假,也不需要為了節省高速公路回數票而開夜車,把自己搞的很累而已。那麼休假期間呢?這四天全部不塞車,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都在家裡附近,頂多去賣場遛小孩(這是一個大姊發明的名詞),哪有塞車的問題。

首先,草木世界住的地方風景優美,由書房望出去即是青山綠樹,說在家裡度假也不為過。大部分的人放假,不就是住在市區的人希望藉由大自然的山水來陶冶性情,而往紛紛山上與海邊跑,唯獨公司與學校空空如也。既然住都市的人往郊區跑,而我就住在郊區,剛剛好不用塞車。草木世界住的地方,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看到五指山,家裡附近的飛鳳山,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101大樓,夠cool吧。

其次放假期間,因為當了新手奶爸,所有的活動都與太座一起餵奶,換尿布,幫小朋友洗澡,吃附食,散步,遛小孩.....。

草木世界的小朋友很喜歡外出,我看很多家庭的小孩也一樣,整天待在家裡看同樣的人事物,一定很容易感到厭倦,有必要多帶他出去走走。有個以前的同事她說,放假一定帶兩個小朋友(兩個男孩)出去遛,否則屋頂會被掀開。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我對山寨文化的看法

由於山寨機走紅,讓大陸的手機市場造就了許多供應商的傳奇,尤其以聯X科最被產業界所津津樂道,因為大陸的山寨機,而成功的銷售大量的手機晶片,因此可以讓公司的營收再創高峰。國內許多其他的IC設計公司紛紛希望能效倣這個模式,為自己已經走到瓶頸的營收再創高峰。

不知道是被股東逼急了還是因為業績壓力的因素,有許多 IC 設計公司竟然想走回頭路,也希望從山寨市場分一杯羹,更離譜的是這些國內 IC 設計公司的高階主管,竟然有很多人希望公司走向山寨市場,就怕學不到與聯X科的技巧。

山寨文化,說穿了就是盜版,這是未開發國家在科技上,要追趕已開發國家最開的方式。美國在早期是如此,日本也是,台灣也走過這一段,現在大陸如此,台灣的公司竟然還要從開發中國家的位置,走回未開發國家的的地位。

雖說 IC 設計公司本身並沒有違法,但是這些山寨機幾乎都盜版的,都是模仿前五大手機廠與頻果公司的Iphone。零組件公司沒有違法,但是系統端的客戶產品都是違法的,這樣的生意能長久嗎?

科技業的競爭在於研發與創新,廠商如果不從這個些方向來努力,而只是希望走短線的方式,相信未來台灣的IC設計業是有隱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