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多數的情況下是行情製造新聞,新聞被傳播出去,而不是新聞製造行情--科斯托藍尼

全球股市大跌,美股跌的更慘,20100520,道瓊指數下跌376點,約3.6%,那斯達克下跌94點,約4.2%,如圖一所示。同一天歐洲股市(英,德,法,荷蘭)跌得更慘,隔天的亞洲股市(日本,台灣)也一樣慘。香港與韓國似乎沒有開市,大陸漲了一點點。

所有媒體都在找原因,華爾街日報是這麼說的 ,『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健康度的最新憂慮突然爆發﹐推動美國股市下跌進入自去年3月牛市開始以來的第一次正式盤整﹐信貸市場受到較大影響﹐匯市大幅波動。』

有的媒體認為示歐洲的債務危機問題,有的認為是美國四月間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意外飆升導致股市下跌,

另類思考:很離譜的說法

是因為 2012 世界末日要來臨,所以大家瘋狂賣股票,把賣得的現金拿來花,先享受再說。

其實我比較認同,歐洲股神科斯托藍尼的說法: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2010.05.21)
被譽為"二十世紀股市見證人"的科斯托藍尼說『人們經常稱我為"股市專家",這個讚譽我不接受,因為我只知道今天是甚麼、昨天曾是甚麼,但是這就已經很多了,因為大多數專家連這一點都不知道,他們還不知道,多數的情況下是行情製造新聞,新聞被傳播出去,而不是新聞製造行情。』


所以很多人在股市上漲或下跌之後找原因,其實都是馬後炮,因為那是行情製造新聞,所以沒有原因,只有漲多就跌,跌多就漲,這麼簡單而已。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這個時候要進場嗎?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在2010年5月1日,因為沒有空完成,所以今天(05/08)才完成。沒有想到一個星期以來,台股跌好像跌了不少,也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只能說是好運,因為 4月17日 買了一輛新車,TOYOTA CAMRY 2.4G,所以三月底就把股票出清。


圖一 室外溫度,油箱,轉速,時速....顯示
圖二 用按的即可發動引擎


圖三 定速巡航
圖四 方向盤可調整溫定,音響及行車資訊顯示


2010年5月1日原文如下:
"2010年4月30日,台北股市收在8004點,成交量達1,528億。在這個時候進場好嗎?
草木世界覺得不好,因為就長期的觀察,8,000 點並不是一個低點,縱然有機會上 9,000 點也不過 11% 左右的上漲空間,而且以現階段的經濟狀況,我認為上 9000 點的機會不大,雖然有很多大師都在喊年底上萬點,但是大眾總是健忘的,每每受傷過,沒有多久就忘記。"

希望我們這些小散戶,可以記得經驗,如果大家玩股票超過三年的話,一定還記得2007,2008,2009年的年初,有很多名嘴與大師都喊過年底要上萬點,結果到了年底呢?也沒有上,但是大眾忘了誰喊的。

相對的,跌到 6,000 點的機會,並不是沒有,而且6,000點並不算低。若跌到6,000點,是下跌25%。這樣的機率與選擇,你要選哪一種呢?

有個很好的方法可以判斷是誰在亂喊,把這些亂喊的人的言論用電腦存起來,或者寫成部落格,時間一久,就會路遙知馬力。我們就會知道誰是虎爛的,誰有實力。同時自己也能慢慢理出一條自己的投資之路。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我對"沒有永遠對的價值觀"這篇文章的看法


原文如下: 

(朋友手拿一份報紙說讓我做一個小小的測驗,我欣然同意了。
問題一:如果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她已經生了八個小孩, 其中有三個耳朵聾,兩個眼睛瞎,一個智能不足,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
請問, 你會建議她墮胎嗎? 我剛要回答,朋友制止了我,
又問我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 而你這一票很關鍵。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咨詢占星學家。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8─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B: 他過去有兩次被解雇的記錄,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 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選人C: 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煙, 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過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哪一個?朋友讓我把答案寫在紙上,然後告訴我說:
候選人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候選人B是:溫斯頓﹒邱吉爾,
候選人C是:亞道夫﹒希特勒
我聽了答案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朋友表情凝重地問我: 你是不是為世界人民選擇了希特勒?那你會建議這位婦女墮胎嗎?
我說:這個問題不用考慮,我們受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教育多年了, 都生那麼多歪瓜劣棗了,就別再添亂了。當然墮胎啊。
朋友說:你殺了貝多芬,她是貝多芬的母親我又一次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朋友說:嚇一跳吧?本來你認為很好很人道主義的答案, 結果卻扼殺了貝多芬、創造了希特勒? 
最後朋友總結道:所以不要用既定的價值觀來思考事物。我抓過朋友手中的報紙,原來真是一個測驗題,題目是《你的決定滅了誰》。 
重要的是,不是我們在哪,而是我們要往哪走...... 如果你知道往哪走,世界會為你開出一條路帶著你的靈魂追尋美好事物與時光 。)

草木世界覺得這篇文章寫的還不錯,主要是勸大家對是任何事要抱持多元的看法,現在覺得對的事,未來未必覺得對,現在覺得錯的事,未來也許覺得真是很好的決定。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有時候要下決定之前,所取得的資訊不足,也會造成先入為主的錯誤印象。

例如:我們都知道,不要以貌取人,可是又很少人做得到,因為這是人性,一般人很容易以貌取人,而且一個人的外貌是最容易取得的資訊。又例如:我們也都知道,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通常憑第一次的印象去判斷一個人,很容易有偏差。這其中包含了,所需要判斷的資訊是否足夠,資訊不夠,就很容易以貌取人,或者以最簡單的取得資訊的方式,去取得無關的資訊。

這也牽扯到每個人的經驗不同,經驗豐富的人,所需取得的資訊相對可以較少。例如:修車,汽車會產生的問題,但於一個經驗老到的師傅,僅憑一些的現象,即可以判斷出可能發生的原因。但是新手徒弟,可能就需要發很多時間,檢查許多的零件,才有機會找出問題,甚至找不出問題。

所以資訊不足或經驗不足,都比較容易造成對於事情的誤判。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下次要出國停車,可以用這個方法

       一位穿著時髦的女孩走進紐約銀行:我要到歐洲出差一個月,我想和銀行借五千塊美元。
       銀行經理拿起契約:「妳必須要有擔保品做抵押。女孩交了停放銀行前的勞斯萊斯汽車鑰匙,銀行接受那輛車作為擔保品,並且開車到停車場保管。





一個月後,女孩到了紐約銀行,還了五千塊美金,並且付了十五塊美金的 利息。


銀行經理很困惑的問:很開心和妳合作,而且這項交易非常的良好  ,但我有些問題,當妳出差時,我對妳做過調查,發現妳是某家知名企業的總經理,因此,我非常疑惑為什麼妳要貸款五千塊美金?
 

女孩簡單而伶 俐的回答:紐約哪裡能停車一個月,而且還要能保障我的車子不受損害, 只要十五塊美金呢?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

有一陣子流行一句話:老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既然不聽我的話,幹嘛看我的節目。好玩ㄟ,現在聽話的大多掛了,什麼掛了,年終獎金掛了。.........




災從天降
        台股從 2010/01/19 大盤指數 8387 點下跌至昨天(02/05)7218點,大約兩週的時間,據說平均每位股民損失約35萬元。相信這樣的金額絕對超過大部分人的年終獎金,而輸錢的人一定很幹,我怎麼知道,因為我輸過,而且金額遠遠大於35萬元。光是很幹,也不是辦法,應該調整自己的超作方式,才是上上策。

預測是參考用       
        但是這次下跌的損失我閃過了,只是少賺沒有賠到,我是神嗎?,非也,也不是神經病,而是我從不以報紙與電視的財經資訊來決定我的股票買賣。大多數的散戶應該是這樣操作股票或基金的,因為這些散戶沒有足夠的資訊,因此看報紙與電視的財經資訊、是最快的,而且最便宜的方式。其實還有更便宜的方式,那就是一些網路的資訊(就像"草木世界"一樣,哈哈,開玩笑的),不過,網路上的資訊也並非全然都是可信的,最還是要靠自己的經驗與大腦來判斷。預測的事本來就沒有人敢打包票,除非是神,才有預測能力。所以預測不準,也是常有的事,我們不能將這種常有的事,拿來賭在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
      
舌燦蓮花背後的意涵
        就在台股開始跌破季年線而介於半年線之際,大約是星期一(02/01),我睡不著,早上五點起床,打開電視看看,某個節目請一個名師在替大眾解盤。他說介於半年線與年線之間,這時候是最佳買點,如圖一所示,應該趕快買,而且還報了好幾支股票。說完沒有幾天就來個大跌,而且一口氣跌破年線。
       還好我沒有進場買股票,不然我的年終大概也沒了。其實這個大師口才很好,而且引經據典,竟然可以找到十年內兩次的幾乎相同的線型找出,聽的你幾乎不得不服。我為什麼沒有被打動,因為我已經上過好幾次當了,所以,我不聽信這些所謂大師的建議,就算他們說的是真的,也要好好思考過。

       上電視講股票人,通常都有一些自己特定的目的,有的是靠這個方式為生,有的則是利用這個方式聳動大家買進或賣出某檔股票。換言之,真的可信的人還不多。更扯的是,證管會竟然規定,只有某一些特定的人可以報名牌,其他人不行。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的節目,網路,或者是第四台,還是以招收會員方式,來報名牌,這樣的政策根本沒有用。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買個散戶自己硬起來,平常培養金融素養,可以看日本有位女作家"勝間和代"寫的書"錢不要存銀行",她說:你不會相信《三天可以成為心臟外科醫生》,但一提到投資理財,為什麼你相信「三天速成」、「馬上就賺錢」?

◎錢永遠是從笨人的口袋流入聰明人的口袋

◎存款也有手續費

◎公債的利率比定存高,可是銀行和券商卻不告訴你

◎你的錢是在銀行裡睡覺,還是在金融市場上幫你賺錢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第六感驚人的潛力觀後心得

按此神奇的第六感裝置 可以觀看youtube影片


      看完了會讓您大吃一驚的科技展現,美國 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學生普拉納夫(Prarnav Mistry)印度人,發明了一項結合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科技,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又有一項創新的科技,而這項新的科技可能會改變許多硬體產業。憂的是,台灣是硬體製造大國,一旦這些硬體被軟體取代,幾乎所有手持式產品的roadmap 都得重新規劃。甚至很多產品不見了,這才是最可怕之處。


       這裡頭有一句名言:人類對電腦其實沒有什麼興趣,人類有興趣的是資訊。還有,讓我們不要成為坐在(電腦)機器前面的機器。
       的確,我們要的是資訊而非電腦,電腦不過是一個工具吧!但是,不知不覺大家都把電腦當成目的,而在電腦上大做文章。
        如果能利用影片中發展出來的科技,讓虛擬與真實世界更加貼近,而且隨時隨地可以取得資訊,同時讓電腦的介面更加人性化,則電腦的使用人口絕對會增加個幾億個。
        如果將這項科技產品化,還需要電子紙嗎?可能不需要!
還需要手機嗎?可能不需要!還需要數位相機嗎?可能不需要!
 還需要觸控面板嗎?可能不需要!還需要PSP嗎?可能不需要!
        很多手持式產品將被K.O,直接倒地,不用玩了。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像這樣的透過軟體加上一顆 processor ,用手勢當作介面,幾乎就可以隨時隨的的取得所要的資訊,太恐怖了!!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台股突破8,000點,該居高思危了

        回顧2009年,股市的表現真的很精彩,融資餘額從1,200億開始,隨著大盤的攀升,到了年底已經超越2,600億了,成長了兩倍多。這段時間內很多人不敢進場,因此也錯過了大幅成長的機會,再次證明了股市在絕望中產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然後在充滿希望中幻滅。

現在的所有財經節目,都一致認為股市可以進場了,但我認為現在應該是居高思危的時候,8,000 點應該是要慢慢賣股票的時候了,但很多人從現在才開始買股票,剛好相反。但是也不是現在就把它賣光,因為2,600億的融資餘額應該還有空間。

股市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時間,說明了在股市在半信半疑中成長。那就是融資餘額在2,000億附近盤整了大約4個月(從2009年5月到2010年9月這段時間),這段期間融資餘額一直在2,000億到2,100億之間打轉,代表散戶一直在觀望,但是大盤還有一些個股已經悄悄的上漲,如圖一所示。


圖一 大盤週線圖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到了9月17日一舉突破2,100億,在這時間之後,幾乎就沒有回頭,一直增加到2009年12月31日的2,603億,如圖二所示。



圖二 從2009年9月到12月的融資餘額
資料來源:奇摩股市


接下來應該不是追高的時候,如果現在還想進場的人,可以選擇短線操作,或者是熱門類股,賺了就快跑,現在不是進場後在長抱的時機。當然,如果你想要跟錢過不去,可以考慮去追高,幫要脫手的人賺一點錢,做一點功德吧。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散戶流浪記讀書心得--散戶永遠是錯的

散戶流浪記--一個門外漢的理財學習之旅

A Fool and His Money(The Odyssey of an Average Investor)
作者:John Rothchild  黃佳瑜譯
作者用14,000美元,展開了它的一趟精彩的投資之旅。在第七章"聽到幾個實用的建議"中,提到當聽到專家互相抵觸的意見時,該聽誰的。經過他大量閱讀書籍之後,他歸納了22條,完全相反的意見,但卻是完全出自於著名的財經作家。
其中奇數與偶數條的意見完全相反。其條列如下:

(1) 要有耐心,切勿驚慌。
(2) 要戒慎恐懼,隨時留意。
(3) 要靈活,能迅速改弦易轍。
(4) 要堅定,維持穩定方向,對自己的想法要有信心。
(5) 千萬別太早脫手。
(6) 殺出永不嫌遲。
(7) 賺錢的股票不要放手。
(8) 盡快落袋為安。
(9) 投資長線,短線太不可測。
(10) 短線操作,長線太不可測。羅布先生說:「短線交易是天底下最安全的投機型態」。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先生說:「長期而言,人都難逃一死」。這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兼短線炒家,長期下來,已經親身證明了它的論點。
(11) 千萬別冒你輸不起的風險。
(12) 高風險才有高報酬,只下夠看的賭注。
(13) 在專家樂觀時買進。
(14) 在專家樂觀時賣出。語出《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作者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15) 逢低買進,股價只會上漲不會下跌。
(16) 風高買進,股價還會持續上漲。
(17) 設定明確投資目標。
(18) 別讓人為的標準框限自己。
(19) 研究多多益善,無知的投資注定是輸家。
(20) 別做研究,一知半解非常危險。葛拉漢先生如是說:「如果你只是想稍微多瞭解你的投資計畫,結果恐怕更糟」。
(21) 羅布先生說「假如情勢不朗,要靜觀其變」。
(22) 「在不理性的世界裡,理性投資策略必死無疑」。這是凱恩斯先生親口說的話。


很有趣的是,在金錢議題上,人們對於互相抵觸的意見抱著極不尋常的容忍

度。而且這不止於金融投資領域,在健康食品與減肥的領域也有異曲同工之

妙。當你花了一大筆錢買書,而且按照其中的方法去執行,結果卻發現完全沒

有效果實,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抱怨,反而是先檢討自己沒有完全落實,專家在

書中的方法。怪不得畫麼多的投資理財與健康減肥的書籍。因為這些人瞭解,

讀者不會抱怨,也不會拿書去退錢。

作者希望找到一條在華爾街的金科玉律,會被所有的專家都認同的,結果是發現只有一條,大家都認同的:



散戶永遠是錯的。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有趣的姓名學

        你相信姓名學嗎?有人信,有人不信,這不是廢話嗎?我想應該要問的是,信的人為什麼相信。如果你認識一個人,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僅僅用一他(她)的名字,不需要知道其他訊息,沒有與他相處過,就可以將這個人的個性、能力、健康狀況、說出六到七成的準度,這時候你信或者是不信?
 姓名學有它的一套      
        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人,她能夠用僅僅一個人的名字,不需要知道其他訊息,就可以將這個素未謀面的人的個性、能力、健康狀況、說出六到七成的準度。她對於姓名學不止有一些研究,簡直是快要到瘋狂的境界了。姓名筆畫幾乎與她的生活完全結合在一起。如果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她將會是一個專家,這不是前 INTEL 總裁葛落夫的巨著"唯偏執狂得以生存",或者有人譯為"十倍速時代"這本書中所描述的那種人嗎?

        她對於姓名筆畫的重視程度程度,目前我所見過最誇張的,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連同她的老公,她的兒子,她的女兒的名字,全部都被改過。甚至她的同事,朋友幾乎無一倖免。最後認識她的人,大概只剩下我或少數幾個人沒有被她改名字。更誇張的是,她連買房子的地址,買股票的公司名稱,都需要經過她的對於目標物名稱筆畫的計算。
        偏偏她對於不認識的人,只憑名字,對於這個人的能力,健康狀況,個性,她大概都能說出個 6~7 成準。這一點,是我一直很難用科學的的角度理解的。話又說回來,如果準的話,也不是什麼壞事。

改名字成本最低
        因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以大部分的人,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處於不順利的情形,當自己遇到不順利的時候,總是希望能夠在求神問朴之後藉由一些方法去掉霉運。如果改名夠改運的話,那是成本最低也最快的方式。頂多包個幾千元,改個好名。不需要動輒捐個幾萬或者幾十萬,甚至更多的錢來改運
        另外,姓名學在中國流傳已久,而且改名的人從沒有間斷過,不論男女、職業、年齡,從無間斷過,尤其是演藝界,除了很多演藝人員改名之外,大部分都不是用真名。我想姓名學能夠在華人圈歷久不衰,是因為多多少少有其功效。而且如果一個人要改運,在求神問朴之後,成本最低的就是改名字。
        至於改名後能不能改運,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因為父母把他(她)的名字取的很怪的或者念起來可能與一些不雅的字詞同音,長大後自然會找個懂姓名學的師父去改成自己喜歡的名字,希望是大吉大利。例如:知名作家龍應台,曾經說過,她的父親本來要把她取名為龍三條,如果當初龍應台的父親將她取名為龍三條的話,我想她長大後也會想要改名。

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
        只是任何事如果太過於迷信,就很容意產生一些思想上的盲點。怎麼說呢?因為人是一種很會找藉口的動物,因此很容易拿這個因素來當藉口,例如:如果我是學生,考試不理想,就會說我的名字筆畫不好,沒有讀書命,所以不會讀書,考試運不佳。而可能不會檢討,是自己不夠用功,或者是沒有找對方法。
        若我是上班族,無法升遷,加薪,常被老闆K;可能就會認為自己的名字筆畫不好,所以沒有長官緣,不適合上班。如果我是創業的老闆,生意失敗,就會認定自己運氣不好,名字中沒有當老闆的命。諸如此類的想法會一直出現,來當作自己不想反省的藉口。甚至有一些神棍,利用人類能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弱點,詐財騙色,這種新聞幾乎天天有。

草木世界的想法:

        我對於姓名學不排斥,因為這位大姊有這個功力,能說出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的能力、健康狀況與個性,這對於我來說,未必不是個好的消息,而且用在與人相處上還有一些優勢,也許可以知道哪一些人是小人。但我個人還是有幾個疑問,這也許是姓名學要克服的。

1.如果姓名學是這樣準,那麼兩個相同名字的人,其能力與個性,健康狀況是否相同?例如:同樣名字是陳進興,有人是科技公司的總經理,有人曾經當過新竹縣縣長,有人是綁票案的主謀。
針對這個問題,這位大姊給我的答案是,這三個人能力都很強,當綁票案的主謀,不代表能力不強,這個解釋還算合理。

2.如果是外國人,那不就沒有辦法算命了?因為外文名字翻譯成中文,差一個字,筆畫完全不一樣,算出來的結果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例如魔鬼終結者的主角"阿諾史瓦辛格",這五個字的筆畫都可以改成同音不同字。那要如何算呢?McDonalds 在台灣翻譯成麥當勞,在香港翻譯成麥當奴,大陸用的簡體字是麦当劳,筆畫數完全不一樣,這些問題都還是無法回答。

3.一個人的事業,能力,個性與健康是許多因素所造成的,不可能單由名字決定,以健康來說,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應來自父母或歷代祖先的遺傳,還有飲食與作息等等。我想這樣也可以說明為何姓名學的準度只有6~7成。

如果用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姓名學,也許有一些科學性存在,畢竟中國人口眾多,經過多年的統計,發現一個人的姓名筆畫與他(她)的健康狀況、能力、個性與事業有特定的關係時,這也可以當作參考依據。說到這裡,我是不是該去找那位大姊算一算我所關注的人的姓名?也許可以參考吧!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醫生應該要有一點同理心

曾經到一家竹北康滑牙醫診所 ( 新竹縣竹北市華興街17X號 ),因為親友的介紹,說是醫生的技術很好,態度親切,剛好有一次覺得有一支牙齒異常疼痛,所以就去看了。但是該醫師竟然對我說說,我真是後知後覺。

        當下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去過牙科的人都知道,醫生都會請把嘴張大一點,根本也很難說話。心想我當然是後知後覺才來讓你看牙齒,如果我對牙齒的知識與技術比你牙醫還豐富,那就是你牙齒痛來給我治療,而不是我牙齒痛來給你治療。

        這是一個醫生該說的話嗎?難道任何一個人,患了某種疾病,醫生都要這樣對病人說,你真是後知後覺,所以才會患了這個病?

        例如,一個中風病人,去掛號看門診,難道醫生應該對他說,你真是後知後覺,所以才會中風,中風是有徵兆的,應該會有高血壓?

       又或者是一個B型肝炎病人,去看病,醫生應該對他說,你真是後知後覺,飲食不注意,日常生活作息不佳,三更半夜不睡覺,所以才會得B型肝炎?諸如此類的對話,可以類比出幾十種甚至上百種。

當一個人罹患某種疾病,對病人而言,已經有著生理上的痛苦了,當醫生的應該要有同理心,否則"視病猶親"這句話如何來的?

        這讓我相當疑惑,醫學院的學生應該都上過病患心裡學,或者是醫德方面的課程。可是有一些人只是很會唸書,考上了醫學院,然後學會專業的醫學知識之後,實習一年就出來行醫。
        只會唸書,完全不瞭解病患的心理,然後用近似歧視的口吻對病患說一些沒有幫助的話,我想這不是一個醫生該有的醫德吧。
        這也是我上一篇將能量集中在解決問題,而非問題本身裡頭提到的,我去了芎林一家牙醫診所,尚格牙醫診所(新竹縣芎林鄉文山路383號一樓。電話,03-5927176),背景不說,至少他不會對病患講這樣的話。至於竹北那家牙醫診所,技術再好我也不願意再去了,況且技術好的牙醫應該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