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由日本漫畫所改編,大綱是描述死神路克為了排解無聊,將"
死亡筆記本"遺落在人間。全校成績最優秀的高材生"夜神月",撿到了這本"
死亡筆記本"。一開始,他也是半信半疑,沒想到真的可以用這本筆記本來殺人。 夜神月決定利用筆記本創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新世界,將所有邪惡的罪犯都清除。
在殺死罪犯的同時,夜神月也測試出筆記本的使用方式,一些連死神都不知道的方式。 罪犯離奇死亡的案件層出不窮,警方束手無策,只好邀請神秘的破案天才L一起參與。從不以真面目示人的L,透過電視宣告,絕對會逮捕兇手。 這個行為,同時也激怒了夜神月……。整個故事架構在 L與夜神月間的懸疑鬥智對決,也可以說是一部精彩的推理對決片。
草木世界 認為,整部電影有幾個比較有創意之處:
一、
死亡筆記本這一點應該是整個故事的起源,沒有這本"
死亡筆記本",就沒有這則故事。至於這個筆記本的一些規則(rule),應該為了劇情而發展出來的,例如:拾獲筆記本的人可以見到死神,而且擁有筆記本的人,只要將任何他所見過的人的姓名寫在上面,這個人就會在短時間內心臟麻痺而死亡,如果有記載死亡的時間與與方式,則被記上姓名的人就會依照筆記本上所寫的時間與方式死亡。............
二、死神也有善良的死神(例如:雷姆)與邪惡的死神(例如:路克)。
三、整個故事最令人爭議的就是,夜神月透過
死亡筆記本的力量,殺死了他認為該死的人,這些人是否真的該死,他們的罪足以被判死刑?就算是足以被判死刑的罪,誰有資格執行這個死刑?
有趣的是一開始他所殺的人也許真的該死,但是後來連一些無辜的人都被他所殺。這些人,只不過不認同他(夜神月)的作法,就被他殺掉。這就像是濫用掌握生殺大權的一個死神一樣,甚至變成所謂的殺人狂,與之前他成為部份受害者伸張正義的仲裁者完全不同。
四、但是社會上也許有一群人,相當認同應該要有奇樂(夜神月)存在。他(她)們認為有許多罪大惡極的人,鑽法律漏洞,逍遙法外,甚至繼續犯罪。對付這些人,需要有一個仲裁者,嚴懲罪犯,以降低犯罪率,甚至達到世界大同。
這一點其實在比較經濟學與政治中的效率與分配是很接近的。經濟學講的是資源有限,因此有效率的應用資源是經濟學家所追求的,但是政府是一個國家的資源的分配者,政府能夠有效率而沒有私心的分配資源?換作是我們任何一個人當政府,能夠沒有私心?
一樣的道理,換做我們任何一個人,撿到了
死亡筆記本成為奇樂之後,能夠公正的制裁罪犯,不會有私心去幹掉我們周遭所討厭的一些人?這些人可能只是對我們不好,或者是我們所憎恨的人,但是罪不致死,但是當你權力夠大了,這些人可能小命不保。
我們可以常常聽到某某人,因為得罪了長官因此黑了,在該單位很難生存下去,或者過得很辛苦。對這些握有資源的人,很容易的就可以把你搞的待不下去或者是待的很辛苦。
我認識一個人,我們就姑且稱之為EE,他原本是一個研發部門的課長。這個部門有三個課,他所帶的一個課是績效最差的,其原因可能是他這個課所研發的產品並沒有符合市場潮流,也有可能他自己本身不太認真,常常上班時間打電話聽股票行情(那時候還沒有網路),即使到了現在,這樣做(上班看股票)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比較誇張的是,他甚至把未上市的盤商找到實驗室來交易,買賣未上市股,夠誇張吧!
午餐時間出去用餐,順便去看房子,因為他後來要換房子,回到實驗室時已經是下午3~4點,這樣的情況幾乎天天發生。有時候部門經理會出其不意的闖進實驗室,他不是與他的小囉囉在討論股票或房地產就是在閒晃,因此經理常常會海K他一頓。他則常常抱怨自己很無辜,應該是經理不喜歡他而整他,因此他對該課的人說,如果換他當上經理,一定要把這種不合理現改變,讓大家有一個好的環境,可以不用害怕被壓迫,可以努力工作。
後來那常常K他的經理帶著兩個課的課長與一群比較拼的人出去創業之後,部門經理出缺,EE夠年資夠久,終於當上經理了,.............................................
結果是如何留在下集分享,吊一下大家的胃口。
文章收藏: